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举办2021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新  闻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论坛


     2021年1月21日,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工学大楼举行。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出席会议。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微纳米力学中心(CNMM)副教授、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肖云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黄岩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韵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分享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北京大学各院系教学主管领导参加线下会议,近年获得本科教学奖励的教师和积极参加本科教学改革的老师代表、各院系教务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观看。会议由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和副部长朱守华主持。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线下现场


 高东锋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本次论坛表示祝贺。他从拔尖计划2.0的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创新发展、管理机制四个方面介绍了拔尖计划2.0工作的进展,并分享了对百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他认为,拔尖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既要体现国家意志,也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更要实现二者的融会贯通。学生、老师和管理人员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学生要能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赢得起挑战。老师要循循善诱,善为人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既要带着学生往前走,又要甘为人梯,更要扶上马送一程。管理人员要舍得把资源给老师和学生,舍得把权力放下去,要舍得操心,要顶得住压力。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高东锋处长作论坛致辞

     John Hopcroft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性地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战略性地试验和寻找新的方法来做成事情。它要求“跳出框框”思考现状,突破界限以实现突破。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要让学生决定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想要探索的东西。为此,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并尝试制定一种衡量我们在促进创新方面成功与否的标准。


      田刚回顾了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成长历史,介绍了数学学院拔尖计划实施的情况,总结了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的经验,并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他认为,优秀老师积极投入教学和学生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是重要的因素。利用数学学院的科研优势和实力,科研和高水平教学紧密配合,形成良性互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为拔尖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提供科研、交流和更丰富的学术资源。


田刚院士做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报告

徐芦平介绍了清华大学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和行健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钱学森力学班的核心理念是要探索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进阶式研究学习体系。这一体系从数理科学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牵引,在工科基础之上面向最前沿的多学科研究领域(X-idea),培养源头创新人才。


徐芦平介绍清华钱学森力学班和行健书院培养经验

肖云峰介绍了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创新人才的感悟。他认为,好的科研训练,不能把一个已知的问题交给学生做,教给他做的一定是一个老师自己都不懂的问题。要在师生共同的科研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独立性,要自己阅读文献,要自己做好设计,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全程体验科研过程,要特别注重考察学生主动性的活跃程度和团结、开放的讨论能力,让学生在独立的阅读、学习和研究以及共同讨论中慢慢产生创新想法。


黄岩谊通过介绍整合科学班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同学们成果的展示,总结了通过实验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体会。实验课程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大胆想象和假设,敢于提出问题。从问题出发,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理论学习和和动手实践,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老师不需要手把手教学生每一个细节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主动性,自己完成自我的挑战。


王韵介绍了北大基础医学“拔尖计划2.0”的实施情况。她认为要培养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改变对医学发展趋势的认知,要从生物医学的认知模式,改变为“医学+X”的交叉融合的医学模式。通过深度融合的交叉课程学习、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3对1的导师指导和前沿拓展、综合实验、国际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路径,努力培养卓越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战略家。


宋亚云介绍了中文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拔尖计划2.0基地建设的情况。他认为,中文系做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科研,并通过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实习实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水到渠成培养。围绕学生群体学得深、跨学科、思维活跃等不同的特征,中文系开展了十多年的一对一导师制、静园学术讲座(已开展79讲)、原典经典阅读、博雅系列读书会、本科生学年论文和集体/自主科研、博雅青年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养项目,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拔尖计划的经典精读班、语言与人工智能研究班和现代思想与文学研讨班。




供稿 | 教务部

编辑 | 许宁


推 荐 阅 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